降“险”有策

来源:乐鱼vip    发布时间:2025-10-08 02:36:58

  高风险作业数量较上半年月均减少38次,降幅达22%;与2024年同期相比,减少17次……在胜利油田电力分公司,吊装、动火、高处作业等高风险场景正在悄然减少。该成效背后,是电力分公司聚焦高风险作业“减量降级”打出的降“险”组合拳。

  作为油田电网的“守护者”,日常运维及检修中,化身“蜘蛛人”高空作业、操作高电压等级设备等场景是电力职工的工作常态。

  如何实现风险减量降级?电力分公司党委常委、副经理吴付华认为,必须把安全管理的重心前移,从抓好源头减量降级入手,推进高风险作业从过程严防死守向源头精准瘦身转变。

  安全始于设计。电力分公司组织安全管理骨干力量,在作业方案设计时,对涉及高风险作业的项目严细论证,从工艺、工序到设备、措施逐项“过筛子”,因地制宜采取“免吊装、免高处、免动火”策略,从源头减少高风险数量。

  与此同时,他们采用“两平台”“三隔离”方案,推广使用检修操作平台、举升平台,降低高处作业和吊装作业风险。通过应用移动电源“离网作业”,有效隔离临时用电隐患;应用分段开关“精准停电”,有效隔离带电作业风险;应用智能化的微机五防系统和自锁铁塔防坠装置,有效隔离误操作风险。

  “通过优化立杆、喷涂等施工设计的具体方案,单月就减少吊装和临时用电作业6次。”电力分公司安全(QHSE)管理部经理吕少磊用实例说明了技术应用带来的减量效果。

  源头减量,不等于风险归零。对于没办法避免的高风险作业,电力分公司通过“化零为整”,提高安全运作水平。

  8月1日,胜中供电管理区集中完成了东辛采油厂油井作业临时用电接电工作。其间,为破解以往油井作业临时用电拆接电“随提、随报、随干”高风险作业频繁的难题,管理区与开发单位协调,将油井作业拆接临时用电集中到每周二、五,实现安全措施不减,施工效率提升,大大降低了高风险作业次数。

  “我们将零散的拆接电、小量吊装等作业施工,提前与相关单位沟通,集中到一个时间段办理许可开工,有效压减了作业频次。”电力分公司安全(QHSE)管理部副经理赵青山介绍了管理协同的成效。

  不仅如此,该公司还打造“三清单”防护网:厘清电网检修、承包商、工程建设项目“责任清单”,细化涉电、吊装等6大高危作业的“风险管控清单”,完善“安全环保隐患分类判定标准”,全方面提升了全员的风险辨识能力。

  创新是第一动力,更是安全“强心剂”。电力分公司充分的发挥职工技术创新能动性,打造提升作业安全的“法宝”。

  过去,举升变压器台需要9人协作吊装,胜西供电管理区职工研发的“电力设施液压举升扶正器”,仅需2人在地面操作即可轻轻松松完成;在今年春季电网检修中,胜东供电管理区利用无人机挂载防坠落装置,成功减少了15次登高作业……

  电力分公司瞄准高风险集中区域和生产场景,立项攻关一系列风险减量技术:用叉车替代部分小型设备移位安装,减少吊装频次;应用旋转式机械臂特种车辆全机械化立杆,实现作业现场“零吊装”;研发移动式电源柜,让压驱上电及钻井网电钻机上电施工中4项高风险及电气作业,实现“一体化”整合、“一站式”完成。

  事实上,技术创新和新设备的投入,显著减少了高风险环节,降低了直接作业风险,构筑起风险防控“双重屏障”。“下一步,该公司将持续推动管理与技术深层次地融合,常抓不懈推进高风险作业减量工作,确保完成高风险作业数量较今年二季度日中等水准压减20%的目标,为油田安全平稳生产贡献力量。”吴付华说。(大众新闻记者 顾松 通讯员 陈萍 颜曾)

上一篇:杭叉集团等请求一种液压制动差速驱动的叉车式AGV专利处理传统电磁制动间隔大等问题

下一篇:A股:平地机受益上市企业2025年名单(9月30日)